close
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的角逐尚未開始,候選人索非亞‧科波拉的新片《絕代艷後》(又譯《瑪麗-安托瓦內特》)無論是否能拿此大獎,卻已經在法國引起沸沸揚揚的爭論。

  本片可以說是科波拉迄今為止最野心勃勃的一部影片。每一個鏡頭都是對眼睛的愛撫。華麗的服裝,美輪美奐的宮殿,都帶給我們古老而夢幻般的氣息,這是在她以前的影片中看不到的。她能夠在一個鏡頭中給我們傳達如此之多的信息。科波拉善于講述美麗的故事,現在看來這部影片中故事似乎沒有眼睛的觸覺重要。從觀看影片的第一刻起,我們就很清楚的看到本片是一個比經典的簡‧奧斯汀的影片更具有迷幻魅力的展示精美服裝的影片。可以說從視覺效果上來說這是科波拉最成功的作品。而本片的攝影師Lance Accord用粉紅色的基調給我們營造了一種柔美的蠟筆畫的氣氛,使影片更具有超現實的風格。

  如同在她先前的影片中一樣,科波拉十分注重細節。很多鏡頭似乎靜態的畫幅。但是和她先前的《迷失東京》和《處女自殺》不同,精美的服飾掩蓋了敘事的空洞。科波拉似乎是試圖勾勒一種需索無度的放縱人生,只不過是用了時代錯位這樣一個暗機關。

  本片是典型的科波拉風格,一個年輕女人無法辨識成人的世界。

  不過有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法國批評家形容本片:“枯燥的空殼,不知道戛納的評委為何會選它,觀眾們將觀看到鍍金的十八世紀的貴族生活,空虛,吃喝玩樂,再空虛厭倦。雖然厭倦和填補心靈空間是電影的小技巧,科波拉在《迷失東京》(lost in translation)中處理得很好,但對于本片卻是徹底的失敗。似乎瑪麗-安托瓦內特就是如今的帕里斯‧希爾頓等豪門艷女之流”。

  此外,電影原聲主要是搖滾音樂,對白雖是英文,但也分成了美式、英式和法國口音。

  不過有人認為搖滾音樂是一種喚起歷史的方法,因為本片並非是要偽裝成那段歷史。要求對白都是純正的法語也很荒唐,因為如果是十八世紀的法語,即便現在的法國人也很難聽懂。

  對于原作的引用,科波拉沒有閱讀經典的史蒂芬‧茨威格關于瑪麗-安托外內特的人物傳記,而是選用了更具有人物觸感的安東尼婭‧弗雷澤的作品。

from http://news.sina.com/sinacn/000-000-000-000/2006-05-15/0402178565.html
  還有拍攝的主要實景地是凡爾賽宮,為何我們能看到美輪美奐的凡爾賽宮,還得感謝慷慨的法國政府,因為是法國政府特許了本片的實景拍攝。雯雯/文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thyBa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